? 鋼材在熱鍍鋅之前必須保持一個無氧化物和其他臟物存在的潔凈的純鐵活性表面。這種方法是先由酸洗的方法把經退火的表面氧化鐵皮清除,然后涂上一層溶劑進行保護,從而防止鋼材再被氧化。 (1)濕法熱鍍鋅 鋼材表面的溶劑不經烘干(即表面還是濕的)就進入起表面覆蓋有熔融態溶劑的鋅液進行熱鍍鋅。此方法的缺點是: a.只能在無鉛狀態下鍍鋅,鍍層的合金層很厚且粘附性很壞; b.生成的鋅渣都積存在鋅液和鉛液的界面處而不能沉積鍋底(因為鋅渣的比重大于鋅液而小于鉛液),這樣鋼材因穿過鋅層污染了表面。 因此,濕法熱鍍鋅已基本被淘汰。 (2)單支鋼材 這種方法一般是采用熱軋疊軋板作為原料,首先把經過退火的鋼材送入酸洗車間,用特殊處理清除鋼材表面的氧熱鍍鋅法化鐵皮。酸洗之后的鋼材立即進入水箱中浸泡等待鍍鋅,這樣可以防止鋼材再氧化。后經過酸洗、水清洗、擠干、烘干、進入鋅鍋(溫度一直保持在445—465℃)熱鍍鋅,再進行涂油和鉻化處理。這種方法生產的熱鍍鋅板比濕法鍍鋅成品質量有顯著提高,只對小規模生產有一定價值。 (3)惠林法熱 該連續鍍鋅生產線包括堿液脫脂、酸洗、水沖洗、涂溶劑、烘干等一系列前處理工序,而且原板進入鍍鋅線鍍鋅前還需要進行罩式爐退火。這種方法生產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更為主要的是此方法生產的產品常常帶有溶劑缺陷,影響鍍層的耐蝕性。并且鋅鍋中的AL常常和鋼材表面的溶劑發生作用生成三氯化鋁而耗掉,鍍層的粘附性變壞。因而此方法雖然已問世近三十年,但在世界熱鍍鋅行業中并未得到發展。歡迎聯系業務部何經理13382509806。